袁劲东|中澳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海外看世界】

袁劲东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府和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


    今年是中澳建交45周年。3月22至26日,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澳大利亚并与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举行第五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访问期间,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了中澳经贸合作论坛、第六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和第二届中澳省州负责人论坛,并签署了一系列有关经贸投资,旅游,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协议及备忘录。双方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均表示满意,并愿就进一步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共同作出积极的努力。
图片来自网络
    
    中澳建交45年来,在经贸投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都长足的进步。200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2013-2014澳大利亚财年,两国双边贸易达到1600亿澳元。近几年,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导致两国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但贸易额仍保持在1400亿澳元左右。2015年两国签署自贸协议,进一步推进了双边经贸关系,扩大了包括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合作领域,提高了中方对澳投资须经澳政府审批的金融额度。此外,近几年中国游客及留学生的迅速增长也给澳大利亚旅游和教育产业带来巨大红利。
    
    总体来看,虽然过去45年中澳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中澳关系仍面临众多挑战。 毕竟中澳两国不但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历史经历、价值观念,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机制和美国的作用有不同的认知及关切。这导致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存有分歧,尤其表现在南海问题的处理及如何看待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同盟体系对地区安全的影响等问题上。中澳自贸条约下一阶段的落实与实施仍面临阻力。谈判了十年之久的中澳引渡条约由于在参议院无法获得多数通过而搁浅。中国国企在澳的投资同样面临阻力,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如电信的投资、以及大型农牧场的收购被澳政府否决。近年来,中国国民在澳房地产的投资也引起了争议,这导致澳联邦及州政府推出政策加以限制。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外交层面,澳外长毕肖普月中在新加坡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尽管已成为经济强国,但其非民主政体,不具备亚太地区的领袖地位。澳方强调,地区秩序应建立在法规上,鼓励中国与东盟尽早签署行为准则,坚持南海航行自由, 批评中国在南海人工建岛及防务设施。澳大利亚两党政府均积极支持进一步加强美澳军事同盟,强调美国对战后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享有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近年来,澳大利亚积极支持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政策,开放达尔文港,为美海军陆战队的轮换及训练提供便利,配合美国亚太军事战略的调整与部署。 

图片来自网络

    美澳军事同盟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1951年签署的澳新美同盟条约不仅是美澳军事同盟的基础,也是澳大利亚的安全保障。战后澳大利亚参加了所有美国发起的战争,可以说是美国的最值得信赖的同盟伙伴,与日本并称为美国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的“南北锚”。两国的同盟关系经历了66年的发展, 双方在战略磋商、情报共享、武器供应、军事训练、作战行动等方面可以说是机制化、常规化、配合密切。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内对如何处理中澳和美澳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些前政府要员和战略分析专家担心澳大利亚紧随美国会增加卷入中美冲突的危险。澳应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来制定来外交政策,避免选边站,维护其安全与经济利益。澳大利亚应该发挥其中等强国的作用,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安全机制的发展。但上述观点在澳洲仍属少数。

    总体来说,中澳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双方的努力,也会受到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影响。



责任编辑:徐沺
    校对:陈俊婕、陈彤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团队:陈俊婕 徐沺 陈彤
关注我们
      《海外看世界》(简称《海看》)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多平台新媒体智库。“海看” 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
       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转载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二维码如下;网站:www.haiwaikanshijie.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