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冀 | 管控朝鲜半岛冲突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海外看世界】

作者:由冀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政府与行政系学系教授

    2011 年 12 月胡在与奥巴马的电话沟通中表明了北京对朝鲜半岛危机的看法:“非常脆弱,处于失控的边缘”。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在 2016 年朝鲜的第 4 第 5 次核试后加速恶化,将朝鲜半岛的冲突进一步推向战争边缘,已经取代台湾和南海成为中国最担心的战争策源地。[1]
    
     朝鲜的第 5 次核子试验从根本性的挑战北京的对朝政策,令北京无可奈何的躺枪,如何对应是其在后冷战时代的最严峻的考验。这从外部迫使北京现任国家元首调整近年來对平壤实施的一套对冲战略(offset strategy),即认同金正恩政权,继续为朝提供援助,以稳定朝鲜的安全态势,同时加大对平壤的压力,以阻止其进行新的核子试验。于此平行,北京亦对韩美部署预防性政治军事的反制措施,以因应韩美以去核为明目,对朝进一步采取军事高压态势,激出半岛的战争对峙,以推进朝鲜的政权更迭。同时萨德的部署,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迫使中方以军事手段应对。所有这些适用北京常說的反对“生乱生战”的原则。[2] 朝核是直接的乱的根源, 萨德是间接的乱的根源,而政权更迭则是战的根源。 

北京现任领导人
对朝鲜半岛的新政策基点


     在胡的时代,中国对朝政策是以国内政治为基点,以维持朝鲜半岛现狀为目标,以归避危机为导向。从本质上和在整体上看,这一政策上是回应性的,但能够随着朝鲜半岛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快速变化而做出战略性的调整。而现任国家元首主政后,在总的原则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的基础上, 并没有追随前任,而是在双边互动中以更加主动,强势的举措來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 以下几点为此判断提供一些說明。

1)指导理念的深刻变化

    现任领导人主政后,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首先体现在指导思想的转变。具体而言,无论是在精英层,还是在民众中,将朝鲜视为负资产的意识渐成主流。首先这是基于对金正恩本人,其政策,以及平壤持续的冒险主义行为对中国重大利益挑战程度再评估的结果。其次,这也反映出北京在定位维持半岛稳定与去核的关系上有了新认识,新重点。对未來中朝的互动将产生影响深远。[3]
    
对金家王朝的再定位
    
    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北京虽支持了金正恩接班,但并没有改变其对朝鲜的基本定性,即朝鲜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之一,5 次核试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负面认知。北京和平壤王不見王的常态化揭示了两国结构性的利益冲突。中国现任和前任领导人的区别在于他不再刻意强调“两国关系大局”,“唇齿相依”的历史渊源,而是用直截了当的方法和行动來维护中国的现实安全利益,并直接挑明了朝鲜即是“生乱”的根源。北京的警告愈加明确:中国不会再为朝鲜的挑衅背书,它若不有所改弦易辙,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制裁。
    
 “缓冲区”价值的缩水

     朝鲜的可用之处在于它从地理上将美国的军事存在隔离于朝韩边界。尽管朝鲜对华敌视,且行为不可预测,但其本身的存在对中国仍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中美在台湾海峡摊牌的可能性依然潜在,因此朝鲜的存在帮助避免中美在东北部边境出现直接的军事对峙,以致严重恶化中国的整体安全环境。长期以來,这种考虑一直是北京对朝政策的基础。视朝鲜为“缓冲区”(buffer zone)的主观思维在客观上反映出北京需对朝保持某种特殊关系需求,并由中国长年的大量对朝经济援助所维系。[4] 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在半岛维持现狀政策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国为什么长期难以严惩朝鲜冒险主义的原因,尽管朝鲜本就是又一个越南。 

     近年朝鲜对中国重大利益上的伤害,特别是第 4,5 次核试的后果,使越來越多的中国精英意識到中国还未收获“缓冲区”之利,业已受到“负资产”之害。比如,平壤的行为将本來可以避免的中美关系紧张变得难以避免:将韩美大规模军演引到中国的家门口,为其部署萨德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借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平壤也利用“缓冲区论”的概念反制北京。金氏家族始终认为,1950 年的朝鲜战争以及在其后的冷战对抗中,是他们保护了中国而非相反。他们将中国的长期援助看作是平壤向北京提供战略缓冲而获得的补偿。因此,他们无需对中国心存感激。[5] 所以对北京而言,只有摒弃“缓冲区"作为对朝政策的指导意識,才能真正不被吃定,才能制定足够强硬的回应对策。从北京对朝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中国精英界的整体意識正向“负资产"方向移动。 

视朝鲜为正常邻国

     以正常邻居对待朝鲜是中国战略家倡议多年的概念, 但因为在现实政策层面操作困难而一直无法有效的落实。经过与朝鲜交往中的无休止的挫折,特别是 5 次核试的教训,北京将朝鲜视作正常国家的理念势必加以确认。其核心是万事以中国的自身利益为最高政策标准,由此,中朝关系去特殊化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朝的援助会因其符合中国战略利益而予以坚持。但于此相对应,当平壤严重损害北京利益时,对其出重手,严厉制裁也成为对朝整体政策的必然选择。[6] 

为半岛统一做前期理念性的探讨

    实际上,在北京的战略思考中,彻底消除朝鲜半岛对中国威胁的方式是朝鲜统一。鉴于南北朝鲜之间存在巨大的权力不平衡以及不同的政权稳定性,因此这一目标很可能借由德国模式实现。但北京支持朝鲜统一是有条件的,即统一后的朝鲜要对华友好,与日本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在中朝边界没有美国驻军。从目前看,统一后的朝鲜能否达成北京的这种战略设计尚无确定性。在这种博弈中,平壤的衰弱可能为南北提前出现不成熟的兼并创造出必要的条件,但可能不会符合北京的战略利益。[7]正如大家所体认的,朝鲜半岛的未來可能取决于金家王朝如何衰落,但迅速崩溃就会出现北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由于引数太多,目前无法客观地评估朝鲜解体对中国带來的正负面影响,因此,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固守维持现狀的战略而不是促其发生难以逆料的变化。
   
二、北京对朝政策的调整

    理念先行,政策随后。在北京对朝理念转化的过程中, 现任国家元首的作用至为关键,并由政策转变所承载。以下各项可为解释北京对朝新政提供注脚。

     战略重点重组 

    在胡时期,北京被迫将对朝核政策和对朝整体政策脱钩,以便在朝鲜拥核后,仍然保留对朝一般性交往的空间,前提是不对其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为此北京对 2010 年朝鲜的冒险主义保持“中立”态度。在胡时代,维持半岛的稳定是第一政策要点,先于去核。这虽是无奈之举,但因此失去了一个对朝的重要的牵制手段。同时, 这一政策重点排序,和其他相关国,特别是和美国与韩国的相左,令中国在去核化的过程中流失了部分領导力和主导权。

    在现任的领导下,北京调整了对朝战略重点的排序次序,将去核重新列于政策首位。[8] 其逻辑非常简单合理:不去核,半岛就没有稳定。将稳定列在首位,多少有些鸵鸟心态,并间接让朝有持无恐。同时,随着朝鲜核能力的逐渐增加,随着中朝关系日益紧张,朝核对中国的威胁也愈加凸显。以绥靖为基础的战略耐心似乎已走到尽头,势必要由一套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所取代。 

    大棒胡萝卜并重 

    现任新政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北京在对朝制裁方面一改过去的象征性,最小化的做法,而是采用更具指向性,伤害性的实质举措來表明北京为维护自身战略利益的决心。在此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的制裁已经延伸至朝鲜人民军的一些重要领域,包括航空燃料等,这甚至涉及到金正恩的座机。其中一个鲜明的动机是削弱人民军从事军事冒险行为的能力,并昭告世界,北京在限制朝鲜的挑衅方面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再往前行,会伤及朝鲜人民的福祉,亦可能导致颠覆其政权的国本,让中国取代美韩成为平壤的第一敌人。这并不是北京目前对朝政策的初衷。

    在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惩罚朝鲜的妄为之时,并不想立刻在根本上改变半岛的博弈基础。继续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以此作为一种关键压力杠杆,可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同时又在抑制美国遏制中国的企图中享有一张有用的冷战牌, 比如反制可能出现的华盛顿-东京-首尔的安全体系。用中国的一个外交人员的话來概括:“就是制残了你,也让你活下去",这样可以让北京在多方互动中最大限度地拥有回旋余地。[9]就此而言,在中国对朝政策转变过程中,“缓冲区”的思维和政策选择仍被嵌入到维持现狀的战略中。除非平壤内部发生巨变或出于应对美韩对朝采取断然行动,否则这种战略在近期不会根本改变,因为到目前为止,北京尚难构建一个对现狀战略的替带战略。因此,即使在新政里, “缓冲区"-“负资产"的两元思维将继续影响北京对朝关键政策的制定。

     平衡美韩攻势

     北京对朝鲜的维持基于对半岛安全局势的评估。北京认为,对半岛和平稳定的威胁并不仅仅來自平壤的冒险主义,也來自美韩的政军高压现实,它打破了北京-华盛顿-首尔三方长期形成的默契,即如前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所言的“军事打击不是解决朝鲜挑战的选项"。对今日的韩美而言,军事打击似乎已列为他们的首选。第 5 次核试更进一步让美韩加紧对朝的军压力度。斩首,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引诱平壤挑衅然后对其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逐渐主导美军的战略规划。在这种背景下,朝鲜的冒险主义和韩美的战争边缘主义(比如在敏感地区連续进行军演)相互强化,形成一种对峙不断升级的惡性循环。

    对北京而言, 后者和前者一样危险,必须以维护朝鲜生存的需求來予以平衡。美韩在战略上处于攻势,其近來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危机管理"的模式,意味着兩国加快了促进,应付朝鲜突然崩溃的全面准备。就此而言,北京维持朝鲜生存在近期是一种战略需要,而不是一个非理性的选择,也符合韩俄日的共同利益。不过,中国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中朝间刚性的利益的冲突会令金正恩背弃中国,从长期看维持朝鲜存在只是某种战略性的权宜之计。[10] 

二、萨德部署后的中韩关系


    中日关系看似复杂,但相较于萨德部署后的中韩关系则显得简单了许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裡,中韩关系是中国对韩半岛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点,也即是說,若中韩关系稳定, 韩半岛的安全局势就总体可控。这主要是因为,若中韩关系稳定,首尔会自然地平衡美国在韩半岛冲突中的介入程度,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在半岛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预留了空间。
    
萨德部署: 游戏规则的改写

    直到 2016 年 7 月 8 日之前,中国以及其他半岛事务的利益攸关方大体上认同一个比较一致的战略态势,即:对朝鲜施加集体压力,令其在核问题上让步。[11]在朝鲜第四次核子试验之后,中国政府无論从观念上、政策指导上还是具体措施上,都对其朝鲜政策做了实质性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和韩国的政策取向更贴近了一步。

    然而,萨德部署的宣布改变了整体的形势。北京清楚地知道,韩国政府并没有利用萨德对北京的战略利益予以伤害的动机。但萨德部署本身会在诸多方面对中国的军事能力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就使得北京的强烈反弹成为必然。就北京而言,萨德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地缘战略和大国政治问题。[12] 在技术上,萨德的探测系统会使得中国的导弹威慑力有一定程度的缩水, 从而迫使解放军在导弹研发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导弹的部署上要在现存的基础上增加兩倍以上的弹存量才能达到现有的威慑效果。[13] 这虽是一种军事能力的评估,但它事关中美兩国整体的战略平衡与稳定。萨德系统会让中国更加深入地陷入一种安全困境之中。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萨德系统的实际部署,不仅在韩国,而且在日本或者在菲律宾,中国将会被拖入到一场自己尚不情愿參加的星球大战式的武备竞争中,但会被迫加大研发新反制武器的投入。[14] 无疑这会对中国的经济和财政能力带來明压力。
    
图片来自网络
    但令北京更加担忧和难以接受的是,萨德体系会在物理上将美国和他的亚太盟友更紧密地聯系在一起。通过武器技术的连结,达到多边盟国关系构造的效果。如美国在亚洲构建一个北约式的、针对中国的同盟体系,从政治和战略层面上看,这将是对北京推动战略重组努力的一个有效的反制。韩半岛的战略局势、中韩关系因一件战术武器的部署而导致实质性的战略变化,这是大家所始料未及的新发展。正是这些战术的和战略的考量,使得李明博最终否定了萨德的部署提议。而在中韩关系呈现最佳狀态时,在兩国最高領导人的个人关系达到峰值时,若萨德的出现让兩国的关系出现雪崩式地下滑,实在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演变。

     中国对萨德的部署有许多的困惑,首先,作为一个与中美均有密切关系的中等强国,其最佳的战略选择是“鱼和熊掌皆兼而得之"。但萨德的部署迫使首尔在鱼和熊掌之间只能二选一,这并不符合韩国的最佳战略利益,除非中国对萨德的部署视而不見,但这与大国外交的规律难以合拍, 反弹是可以预期的。所以青瓦台在最初的战略研判时,似乎已有决断,即为了增强和美国的盟帮之义,与中国的战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牺牲。但这就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自己最大海外市场之国家的反弹。目前所不能确定的是,中国的反制的深度和力度究竟有多强烈。从地缘政治的邏辑看,反制应不会过于剧烈,北京还需顾及日本因素,以及整体的半岛稳定。但以现任的个性风格而言,北京绝不会坐视, 其制裁是不可避免的,有针对性的,而非全面的。

     中国超预期的反弹也有其自身的邏辑。宣布萨德部署的时间点似乎是向中国的伤口又撒了一把盐。对于众多的中国战略研究者而言,首尔将萨德部署的宣布与南海仲裁案的裁定相連接,似乎认为北京因南仲裁海案的牵制,会把南海视作更具有战略挑战性的难题而全力以赴应对,无暇顾及韩国的萨德部署。[15]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揣测并没有直接的理据支撑,但其内在的邏辑还是让大多數的高层决策者,解放军将領,以及研究人员感到愤慨。这样就加剧了他们欲对韩国实施某种惩罚的心理。当然,在政策面或许并非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
     对北京而言,朝核与萨德军均是对其战略安全的重大挑战,并且其伤害度不亚于朝核。[16] 然而在这个双重挑战中, 仍可细微地分出轻重缓急。比方說朝核问题对韩国來說是现实的,头等重大的挑战。但对北京而言,这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长期的,非直接的,非现实性的。与此相比,萨德的挑战则更直接和紧迫。它直接关系到解放军的许多重大的军事部署,特别是核导弹的部署。比方說黄海是解放军向西北边域试射洲际导弹的发射场。一旦萨德部署完毕,任何这种洲际导弹的尾焰都会被萨德的雷达系统所即时捕捉,而且它的所有发射诸元均在萨德系统的监测之下。[17] 解放军自然非常担心自己导弹的最核心发射参数为被萨德所截取。这虽然是一种技术层面的研判,但在战略层面会伤及到解放军的核心战略利益。诚然,解放军的导弹发射无法逃避美国其他天基,海基和路基监测系统的掌控,但萨德因其部署的方位距離中国最近,而且它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又是各類监测系统中最精细和准确的,其效能是其他各种监测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萨德部署后北京半岛政策的新选项

     以上所述仅是中国安全研究界普遍的想法和感觉,但是的确反映了政府的主导思想,有着强烈的政策取向。因此, 北京对萨德的反对会深刻地波及中朝韩三边关系。更具体而言,中国会将其半岛政策由抑制朝核的单一重点转变为对朝核加萨德的双重反制。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今后几年内,萨德的重点甚至可能会平行于朝核的重点。放在更大的战略时空背景下看(中美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对峙),青瓦台对美国的萨德压力所做的妥协和支持,就远远不是一件武器部署的简单问题了。

    也就是說,中国会把对半岛的政策更密切的与中美结构性冲突这一博弈更紧密的連接在一起。其结果是非常深远的。首先,中国会比以前更主动地延续朝鲜的存在。尽管北京对金正恩政权的厌惡并未随萨德的部署而改变,而且对金正恩支持永远都是有限度和有条件的。但在中美冲突的大背景下,朝鲜的存在就会增加北京与华盛顿战略博弈的筹码。第二,萨德的部署被理解为韩美在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上无视中国的战略利益,会打破核武器的战略平衡。因此北京对首尔的许多政策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北京为了推动兩极战略重组(如前所述),主动地在经济上对韩国企业释出很多利好,但在萨德部署完毕之后,这些会不会得以继续,现在难以确定。北京似乎要造成一种印象,即:萨德系统虽在战术上有利于韩国的安全,但是这个“利”的内涵与外延有多么清晰,目前还是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反弹,可能会使韩国未受其“利",而先受其“害"。

    具体而言,缺少了北京的有力支持,朴槿惠旨在加速朝鲜政权崩溃的规划和措施就会变得更为昂贵。而由于缺乏中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即便朝鲜政权崩溃,南北韩统一的代价也是韩国自身难以承受的。如菲律宾新总统所說,美国没钱,中国有钱。美国所能进行的财政帮助是相对有限的。同时,统一后的朝鲜几乎可以确定不能指望太多的日本援助。第三,聯合国歷來是对付朝鲜挑衅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战场, 若没有中国和俄国的支持,聯合国作为反对朝鲜的冒险主义的功能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例如最近,中国用 7500 万美元承租了朝鲜在黄海的一大片海域作为自己的渔场。这7500 万美元对金正恩日益拮据的财政有一定的纾困作用, 而聯合国对此很难做出任何反应。最后,在朝鲜半岛出现重大危机的关键时刻,北京因为和首尔的关系不顺,很可能直接进入动亂地区建立无人区和禁飞区以保护自己北部边境的重大利益。若中韩关系好,大家可以协商解决这一难题。但如兩国交惡,北京很可能会采取单边行动。所有这些我们尚不知首尔在做出萨德部署决定之前是否有所研判和体认,但萨德系统对中国与韩国关系的严重冲击现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作为加在中美兩大国之间的中等强国,韩国一直都在小心地衡量自己的最佳战略利益,本來就不容易。[18]现在加上萨德的冲击,首尔的回旋余地就更窄了。
    
三,六方会谈,半岛无核化和战争化


 中国的一个不变的对朝政策
是朝鲜必须无核化

    金正恩将会更多地感到來自北京的与制裁相挂钩的去核压力。南北朝鲜新对峙的牺牲品是六方会谈。9/19 协议后,随着平壤停止钚提取活动和华盛顿将朝鲜剔除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六方会谈本來已经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公正地說,六方会谈的终止并不是由 2010 年朝鲜南北对峙造成的。李明博的去阳光政策亦对此有负面影响。从一开始,六方会谈的各參与方都怀有不同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 2008 年首尔的政权更迭破坏了多次朝韩峰会逐渐积累的脆弱互信——事实上,朝韩峰会为六方会谈取得进展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尽管朝鲜在去核过程中充满欺诈,10 年前,去核仍有一线可能。
    
     因此北京对六方会谈曾有三个基本的判断。最理想的结果是无核化以及进而带來的南北和解。六方会谈为这种集体谈判过程提供了一个平台。次好的结果是通过不间断的协商,缓和因朝鲜拥核而带來的战争风险,会谈至少提供了一种拿时间换空间的机制。无論是否取得积极的效果,六方会谈的首要目标是阻止战争爆发。保持对话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最糟糕的局面是六方会谈失败以及由此带來的诸多不确定性。不幸的是,最糟糕的局面已是今日之现实。同时金正恩也在为推延会谈的重启制造事端:去核会谈拖得越久,朝鲜的核材料武器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最终的牺牲品是韩国和朝鲜的邻国。

     对北京來說,去核的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这与美国的策略截然不同:美国认为,最大程度地施加军事压力是实现平壤无核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首尔的主导思想是,无核化只可能是平壤政权变更的结果,而不是六方会谈的结果。而中国的选项 – 谈判 - 似乎已再无可能实现的机会,尽管避免战争仍然是日本、俄萝斯和韩国的优先选择。然而,非战亦有利于平壤的拖延策略。因此一旦条件逐渐成熟,美国仍视军事行动为唯一选择。这些条件包括金正恩的权力出现不稳定,朝鲜陷入无法解脱的政经危机,并造成的国内社会大规模的骚乱。

应付最坏情形的军事准备

     北京阻止朝鲜进行核子试验的企图以失败告终,亦迫使中国将反朝核政策同适当的军事准备挂钩。针对战争的迹象,解放军制定了各种应变的预案,其中包括一旦爆发危机并损及中国重大利益时,出兵干预的可能,以防半岛对峙给中朝边境带來的动荡。朝中关系中负面的军事因素在进一步加剧,北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以应对威胁的升级。自 3 次核试以來,解放军第 16 集团军一直保持高度警戒。延边军分区的驻地军官为应对核武/化学战接受了强化培训,警戒级别一直保持在高水位。

    解放军制定了应急预案以防朝鲜可能爆发内部危机, 或南北之间发生大规模冲突——前者愈見端详,后者的可能性亦因第  5 次核试更加放大。就后一因素而言,朝鲜的一个铀浓缩设施距中朝边境只有 28 公里。美国的任何军事打击都可能严重波及中国,造成核污染。目前,北京必须制定规划在危机中进行跨境的军事干预,包括由解放军实施人道主义救援、聯合国维和使命,以及清理因朝鲜核设施被毁带來的污染等任务。如果朝鲜难民大量涌入中国境内,解放军可能不得不果断出击,沿边境线划定非准入区,以此作为一种可能的自卫措施。

    在预案中——如美韩军事行动引发第二场朝鲜战争,解放军无疑会在边境地区部署北方战区的大量部队。解放军最精良的部队(即第  39集团军和第 54 集团军)已经持续的进行危机情形下的实战演练。而 16 集团军已开始在中北路疆的要害地带进入前置部署。[19]另外,还需要指出的重要一点是,解放军的姿态并不是像 1950 年那样以军事干预保卫朝鲜,而是防止冲突蔓延至中国境内。如解放军不得不实施先发制人的行动,一定会首先寻求聯合国的支持。中国武力保护朝鲜的想法是西方分析家的“心理暗示”。 解放军保护的是中国自身的利益。
    
四,川普执政后
中美韩朝四边博弈的倾向


     川普胜选后,他的韩半岛政策引发了许多热议。时至今日,我们尚难得知他对朝鲜的整体性战略思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韩朝四边博弈会出现新的变數。以下各点是一些初步的分析。

1、 韩半岛对川普而言,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应改变前任政府对北朝鲜的“战略忍耐"策略。如果改变,其新政策的核心是什么?对中国而言,川普有没有可能找到战略忍耐的替代物。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韩半岛学者仍倾向于相信美国目前难以全面放弃战略忍耐的政策。但在川普新的执政理念中战略忍耐应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政策选项。但在没有对其的替代政策出现之前,美国会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高压,引诱金正恩犯战略错误,然后再利用其错误加快推进平壤的政权更迭速度。毋庸置疑,美国的战略忍耐是一种权宜之计, 是因为目前尚没有一个更加有效的打击北朝鲜的可行举措。[20] 但是,一个零界点终将会出现,即北朝鲜的核导弹有可能打到美国本土之时,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将变得不可避免。

图片来自网络
     2、 对中国而言,北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对韩半岛的政策选项。只好维持北朝鲜的生存,同时加大对其去核的压力。这一传统的做法,在川普上台后任会继续推行。这可能会加深中美在对朝核问题上的政策分歧。与此同时,北京会努力在朝核问题上与美国沟通和协调,尽量将朝核问题框架与可管控的范围内。2016 年 11 月中美在聯合国所达成的对朝鲜新的制裁协定即反映出此趋势。[21]同时,中国仍继续利用朝核对美韩的挑战,就其与美国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博弈所挂钩。比如,与美军军舰在中国南海岛礁 12 海裡进入这一挑战所讨价还价。总之,中国会继续为有效的解决朝鲜问题营造一些有利的过度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之间有共識,有合作, 同时也有分歧,甚至对抗。 

     3、 就韩国而言,川普上台后会继续维系韩美军事同盟,会进一步加强在韩国的直接针对朝鲜,间接针对中国的军力部署,所以美军会加快萨德的部署, 争取在明年韩国大选前部署完毕,以防夜长梦多,令这个对美军治中非常有利,对離间中韩关系的战略举措流产。[22] 在这个中美韩三边博弈的问题上, 中国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因为南韩对美国的高度军事需求,使得它在对美对华关系上将安全问题列入最优先考虑的基点上。这有别与日本和其他盟友(这些国家没有面臨一个直接的致命性的军事挑战)。也就是說在政策层面上韩国对美国的军事依赖高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所以他的对美的依赖会伤及中国的重大利益。中国对此的反弹基于这一伤害的程度有多深。就北京而言,萨德是一种深度伤害,因为它涉及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体战略布局以及针对中国的多边同盟体系的构建。因此,韩国对中美不对称的三角关系将构成中韩关系裡长期的结构性的矛盾。 

4、 朴槿惠的“闺蜜门"案对中国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朴槿惠被弹劾,反对党更有效的影响明年大选之前的韩国政治,这将给中韩关系的修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窗,尽管萨德的部署已经难以逆转。然而也正是因为朴案的战略后果的严重性,首尔现今的执政者会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庇护的依赖, 在其下野之前更进一步迎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需求,从而更快的推进一个多边同盟体系的构建。比如,日韩军事情报互享协定的签订就是一个有說服力力的例子。[23]今后还有更多類似的协议会逐步推出。

  结   论  

     尽管现任新政为北京的朝鲜政策注入了新元素,使中国对平壤的整体策略更全面,更具灵活性,更有威慑感,但中国对半岛的战略,仍定位在现狀维持上,这必然有助于平壤政权的生存。强调维持现狀使北京难以对平壤实施实质性的压力,令其与索与求。对于再平衡美韩对平壤的强大压力而言,保持某种对冲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促进出现一个对北京有利的半岛统一)。尽管由此带來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但与兼并后的朝鲜加入美国領导的亚洲反华小北约的前景相比,这仍然是兩害相权之后的较轻者, 但北京的困局是它太过于被动了。北京的务实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权宜之计。重要的是朝鲜能够稳定一个时期,以便北京能够在此期间创造有利条件,促成朝鲜在统一后采取对华合作的态度,而非按照美国的意愿对华推行战略力量平衡的政策。

     但是北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清楚地看到现狀维持的巨大代价:向一个注定成为敌人的邻居提供某种安全承諾和巨大的经济援助,无疑是养虎为患。北京并不愿受制于“缓冲区”的思维,但在近期仍难以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因此, 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对朝政策之时,在理念上和一些关键政策上均已经有了战略性的突破,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危机管理的预案。北京现已设置了对朝政策底线,即使仍在对冲战略的范围内,其重心明显向加压的方向移动。同时亦避免朝鲜半岛发生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军事对峙,比如美国基于政权更迭发动的地面战争。在因应朝鲜半岛可能出现的危局的过程中北京同区域内各相关国,特别是韩国,进行有效沟通。

    萨德部署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让北京对整个韩半岛安全局势做出新的评估和决断。如果萨德将韩美日三边的互动更具对中国的指向性的话,北京则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支持或对冲美日韩打压朝鲜。[24] 到目前为止,北京对朝鲜的去核压力并未消减。北京非常清醒的意識到,朝核同样是对中国安全的巨大挑战。但在处理朝核的问题上可能会出现韩国所不樂見的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日美在聯合国对朝鲜发射导弹的谴责案因中国的保留而流案。在北京的修改建议中明确地把反对萨德部署作为谴责朝鲜的一项条款附加上去。毫无疑问,北京的这一举措摆明了就是要建立一些对朝鲜谴责的模糊点。然而它同时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若没有中国的支持,美日韩任何对朝鲜的压力行为都难以奏其全效, 所以无视北京的战略利益是要付出代价的。
        


注释

[1] You Ji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Asia’s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China’s Response to the New Threats”, in Eiichi Katahara & others (eds.), Security Outlook of the Asia Pacific Countr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Defense Sector”, Tokyo: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2011.
[2]张璉瑰,“中国“新思路"——避免朝鲜半岛“生战生亂"最后机会",澎湃新闻, 2016 年3月24日。
[3]张敬伟,“朝鲜已成为中国的外交负资产。”,朝鲜日报网,2016 年4 月 14 日。
[4] Heungkyu Kim, “From a buffer zone to a strategic burden: evolving Sino- North Korea relations during the Hu Jintao era”,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Vol. 22, Issue 1, 2010.
[5] You Ji, “China and North Korea: A Fragile Relationship of Strategic Convenie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0, no. 28, 2001, pp. 34-57.
[6]王毅的两国正常国家关系论,他 2016 年 3 月 6 日记者会的讲话。
 [7] You Ji, “Managing the Path toward Eventual Korean Unification: the Chinese Way”, in Bae Jung-Ho (ed.), Korean Unification and the Positions and Roles of the Four Neighbouring Powers, Seoul: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2011, pp. 87-109.
[8] 王毅不久前提到了中方对朝的三条原则——朝鲜半岛不能有核,不能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不能危害中国安全。不能有核排首位。
[9]与外交部官员的谈话, 2016 年 7 月于北京。
[10] You Ji, “Hedging Opportunities and Crisis against Pyongyang’s Heredity Succ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KSSCI), Vol. 20, No. 1, 2011, pp. 55-87.
[11] You Ji, “Hedging Opportunities and Crisis against Pyongyang’s Heredity Succ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20, No. 1, 2011
[12]阮宗泽,“‘萨德’是徘徊镇东北亚的新冷战幽灵”, 环球时报, 2016年8月3日,页 14.
[13]比如部署在吉林的三个东风-3  中程导弹旅的突防力会大打折扣,必须马上升级换代。
[14] “Why THAAD will drive China to develop more advanced weapons”,The Huffington Post, 16 August 2016.
[15] “反制部署萨德,中国可有 5 项行动",环球时报, 2016 年,7月9 日, 页 7.
[16]反制韩国,如何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环球时报, 2016 年, 8 月 9日, 页 14.
[17]李彬,京乡新闻, 2016 年 8 月 3 日。
[18] Jaeho Hwang and Lyong Choi, “The emergence of G2 and South Korea’s dilemma”,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40, 2015, 129-158.
[19]金真明,“中国在朝鲜边界 1.5 公里处建驻军基地”,朝鲜日报,2016 年 11 月 14 日。
[20] Kim, D.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trategic Patience”,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Vol. 9, No. 1, 2016,32-44.
[21]新闻早班车,凤凰卫视, 2016 年 11 月 22 日。
[22]杨希雨的评论, 今日关注,央视 4 台,2016 年 11 月 25 日。
[23]新闻早班车,凤凰卫视, 2016 年 11 月 25 日。
[24] “反制部署萨德,中国可有 5 项行动", 页 7.

责任编辑:徐沺
校对:陈俊婕、陈彤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团队:陈俊婕 徐沺 陈彤
关注我们
      《海外看世界》(简称《海看》)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多平台新媒体智库。“海看” 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
       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转载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二维码如下;网站:www.haiwaikanshijie.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