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胜|美国为什么用台湾问题逼中国出手?|海外看世界




赵全胜 
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海看主编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16日签署《与台湾交往法》(又称为“台湾旅行法”) ,使其立即生效。早些时候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在1月9日和2月28日先后通过了此法案,这是继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之后又一重大涉台法律。用美国方面的话来说,这个法案的法律层级要高于美国行政部门在中美建交时所签订的三个历史性文件。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是美国在用台湾问题逼中国出手。
(图片来自搜狐)

       特朗普政府最近在三条战线上向中国发起连续攻势。第一为经贸战线,特朗普表示要用经济手段惩罚中国,诸如通过提高关税等方式逼迫中国大幅度降低贸易顺差,并扬言不怕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第二是军事战线,美国于年初又一次派遣航母编队进入中国南海岛礁区域以宣示航行自由权,同时正式提出要与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一起启动印太战略。

       第三就是政治外交战线。在这一战线上,台湾问题无疑成为了一个重要抓手。《与台湾交往法》刚一通过,就传来消息称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将于3月份正式访问台湾并在台湾美国商会发表讲话。同时,美国一些智库学者甚至提出,随着《与台湾交往法》的签署和实施,特朗普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蔡英文会面,即所谓的“特蔡会”。由于台湾问题触及了中国的底线,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美国要在这个时候逼中国出手?
蔡英文在twitter上感谢美国政府签署《与台湾交往法》


       首先来看一下大背景。美国自二战胜利成为世界霸主以来,其全球战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确保其霸主地位并寻找下一个挑战者,以防止其对自己取而代之。冷战时期苏联是美国该战略的首要对手。自1946年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送著名的“长电报”(The Long Telegram) 伊始,美国就对苏联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遏制政策直到其于1991年解体。

       继苏联后,日本又成为下一个重要目标。自70-80年代起,日本的经济奇迹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又一经济强国,并出现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架势。在当时,随着美日贸易摩擦的激化,美国对日本展开了激烈的“敲打”运动,双方的贸易战也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直到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美国政府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到“中国威胁”上来。
各国出口在全球占比,1980年与2011年(图片来自凤凰财经)

       小布什在其竞选总统时就提出中国不是美国的伙伴而是对手。到了2001年的中美海南撞机事件就夯实了要把中国视为美国头号对手的战略思维。但人算不如天算,撞机事件几个月后的9-11事件使得美国政府被迫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中东局势和全球反恐问题上。美国出兵伊拉克更使得小布什政府无暇顾及亚太,从而为中国争取到了10年的战略机遇期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华(图片来自新华网)

       美国直到2011年奥巴马当政时才重拾当年小布什的想法,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口号(也称“亚太再平衡”),这也是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年份。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就坐实了中国成为下一轮权势转换 (power transition) 的主角。到了2017年,虽然中国的GDP还只是美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64.5%),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话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是美国贸易赤字中最大的出超国。

       特朗普当然不会忽视这个事实,所以在其竞选期间就不断鞭打中国,而他在竞选成功后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也把中国和俄罗斯列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其实这在美国的政学商精英层中早已经是公开的共识:即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的下一个全球战略对手。这个共识也认识到过去那一套通过把中国纳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来改变中国的做法并未奏效。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美国想遏制这个权势转移的最后形成,就必须在其本身还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特别是军事力量)尽早出手,不然时不我待,无力回天。
(图片来自网络)

       除大环境之外,美国国内的小环境问题亦不可忽视。特朗普作为商人政治家的特性造成了他在其自身思路上热衷寻找谈判筹码,而台湾问题就成为了可以作为在与中国博弈中的抓手。在外交方面,特朗普不但不按常理出牌,而且其身边也没有多少有经验的政治家和政府部门官员来辅佐,就更使得他容易剑走偏锋而产生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场面。前不久特朗普突然宣布要“单挑”金正恩并与其进行见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特普朗访华(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同时,国内政治因素也对特朗普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虽然特朗普有意向第二任总统任期发起冲击,但他在美国政治中包括自己党派内造成的分裂再加上由于通俄门等事件对其个人带来的伤害,都使得他给公众一种岌岌可危的形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需要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甚至不惜挑起重大国际纠纷。这样一来既可以证明早在他竞选时就提出的“美国第一”的爱国主义,也可以成功地转移国内民众对其执政失策的视线。上面提出的各种因素都是美国逼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出手的外部和内部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除去美国国内外因素外,台湾自身的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华盛顿一直将台北视为其对华施压的一个重要棋子。由于马英九执政时期鲜明的反对台独的立场,美国很难启动这个棋子,然而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其台独立场使两岸出现了对抗,这就为美国启动台湾这个棋子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特朗普在签署《与台湾交往法》后,蔡英文公开表示对该法案的支持,并希望台美双边关系可以由此进一步得到发展。因此,岛内这一系列变化都对美台今后的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英九反对台独(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在面对美国这三条战线上的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呢?首先,中国政府在经贸和南海问题上是见招拆招,并且采取了互有克制保持继续谈判的架势。但是不同于经贸纠纷,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应该是无路可退了。早在中美建交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领导人就把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个中国”作为底线。在70年代末,邓小平还对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坚持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底线,中国政府就会被称为当代的李鸿章而被推翻。”也就是说台湾问题不光是中国从百年耻辱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必须跨过的门坎,更是影响到中国大陆现行政权的合法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中国当局没有具体而实际的反制措施,美国只会在这个方面得寸进尺,越走越远。

       现在除了中国外交部的严重批评与郑重声明外,大陆的各方智库也提出了如何反制该法案的具体措施,例如撤回大使,中美外交关系降格,对台湾独派当局实施经济政治方面的惩治,以及对美方鼓吹和执行台湾关系法的官员和智库都可以列入不准入境的黑名单等具体方法。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中国就不得不出手,甚至不惜以两国关系出现巨大的倒退为代价。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在反制过程中,中国政府也还是要兼顾几项原则的。第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有针对性的精准报复行动,不应该不考虑实际的大范围出击。第二,从大的格局来看,中美还是应该坚持“斗而不破”的原则。美国毕竟是一个全球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国。因此,中国在坚持原则,出手反击(包括外交降级)的同时,仍然应该与美国保持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工作关系。在这方面,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的对美政策是可以借鉴的,即对方一旦碰触其自身的外交底线,则毫不犹豫的实施还击,但彼此仍应该在全球大格局的背景下保持充分的沟通。

       第三,中国也应该从过分依赖美国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在这个问题上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了。诚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延缓甚至阻碍其步伐的超级大国,这也是为何对美外交是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纵观当今世界上其他大国,包括美国的盟友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坚持了对美外交的独立自主性,而不是亦步亦趋。在对待像台湾问题这样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一退再退,不光会造成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得寸进尺,而且也会让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及其所坚持的原则产生一种 “色厉内荏”的错误认知。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被迫在台湾问题上出手,并不是说要与美国全面摊牌,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纷争。而是中国政府要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各条战线上来一个全面的组合拳。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现在正值早春三月,华盛顿刚刚下了一场雪,乍暖还寒;随着天气的转暖,中美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是世界上头两把交椅的排头兵,两国交叉的利益和对这个地球共同应尽的责任难道还少吗?特别是特朗普,“春天孩儿面,一天三个样”,下次习特会时笑逐颜开的面孔也是不难想象的。但是,如果美国硬逼着中国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应战,那么中国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出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心妍
校对:陈俊婕 任婕 陈芷仪 徐沺










责任编辑:王心妍
校对:陈俊婕 任婕 陈芷仪 徐沺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关注我们
      《海外看世界》(简称《海看》)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多平台新媒体智库。“海看” 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
       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转载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二维码如下;网站:www.haiwaikanshijie.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