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予青 | 中美贸易战可以避免吗?| 海外看世界



邢予青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产品开征惩罚性关税备忘录时,笔者正在北京出差。在北京目睹本世纪第一场双峰对决贸易战序幕开启,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时刻。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最令笔者啼笑皆非的是,在北京坐出租车时,开车司机给笔者就中美贸易战进行了科普,并毫无掩饰的表达了支持中国政府以牙还牙的坚定立场。几天前商务部发言人在宣布对美国输往中国128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时声称,对美贸易制裁进行反击是有群众基础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冷静下来,仔细梳理经济学家和官员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解释,以及对美国贸易制裁的反驳,笔者觉得这是中美双方隔着太平洋,进行鸡同鸭讲的大辩论。

图片来源:852邮报

       国内许多经济学家基本上是从经济学原理上,解读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进而得出美国贸易赤字必然论,以及中国很无辜美国很无理的论断。像言必称孔子一样,众所周知的特里芬悖论,是国内专家反驳美国,苦口婆心给“不懂”经济学的特朗普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论据。特里芬是美国人,他认为由于美元是世界各国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因此,随着美元的流出和在海外的沉淀,必然导致美国出现持续的贸易赤字。

特里芬悖论指出,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图片来源:IMF)

       认为美国应该为其贸易赤字负责,中国很无辜的另一个理论,是美国消费和储蓄的不平衡。简单来讲,就是美国人寅吃卯粮消费太多,储蓄太少,贸易赤字是这种不平衡的必然结果。这个理论基于GDP核算公式,并不高深。学过宏观经济学入门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图片来源:文档库网)

       笔者在2010年以苹果手机为例,证明了传统贸易统计夸大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首创了利用附加值核算双边贸易平衡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和理论也被许多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大部分和中国无关,是替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体背黑锅。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这些解释虽然具有义正词严的理论基础,却无法说服锱铢必较的商人总统特朗普。特朗普追求的是“公平贸易“,他关心和强调的是中美贸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非中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热衷的理论原因和贸易统计方法。因此,中美双方辩论的出发点是南辕北辙。

       去年特朗普总统访问中国时,在中方举办的欢迎宴会上,他公开表示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他不怪罪中国,他怪罪过去的美国政府;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府为本国人民谋福利是正确的选择。中国的许多分析家和媒体,听完特朗普的讲话如释重负,纷纷点赞,情不自禁感谢特朗普总统给面子没有让主人难堪的雅量。殊不知特朗普是一个非常自负的经商高手,他的潜台词是:在我领导下的美国政府也要为美国人民的利益而战,不会再下让子棋了。

图片来源:未来新闻网

       特朗普总统带着与中国签订的2500亿美元购买意向协议回国后,就提出了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x)的概念。根据特朗普总统的解释,对等关税就是: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产品征税,美国就对该国同样产品征收同等关税。对等关税实际上是特朗普总统对于何为公平贸易规则的具体定义。中国的翻译家们最初把reciprocaltax翻译为“互惠关税”,完全曲解了特朗普政府要求与中国进行公平贸易的诉求。在3月9号签署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法令时,特朗普总统可能担心一些分析家再次误解他追求公平贸易的决心,就使用了形象的词语“镜像关税”(mirror tax)对其提倡的对等关税,进行了更为直白的解释。

图片来源:福克斯新闻

       以“对等关税”为基础的贸易公平吗?这就涉及到更为深层次的主权问题。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多次表示中国是主权国家,有权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美国也是主权国家,也有权制定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规则。

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1947年10月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毕业于乔治敦大学。现任美国贸易代表。(图片来源:The Wire)

       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过去40年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我们离世界大同的那一天依然遥远。每个国家无论大小,依然以拥有主权为由,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货物,资本,和劳动力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目前主权依然是货物,资本和人员跨国自由流动的一个主要障碍。英国由于不满欧盟剥夺了其管理外来移民的主权,决定退出欧盟。而在WTO的框架下,每个成员国实际上丧失了单独制定贸易政策的主权。这就是为何美国不愿意在WTO框架下来解决贸易纠纷,而诉诸于双边贸易谈判从而实现以对等关税为基础的公平贸易。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中美两国关于贸易赤字争端的鸡同鸭讲的现状,也许是一种规避自身责任指责对方的策略。但是,如果这种各说各话的状况持续下去,贸易战将无可避免。谁将胜出?那就看谁的气长了。

(文章于2018年4月10原载FT中文网,经作者授权转载。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任婕
校对:陈芷仪 徐沺 陈俊婕 王心妍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部精选

网站订阅
登录海看官网首页 www.haiwaikanshijie.com,在页面底部输入邮箱并点击“订阅”,即可准时收到所有海看网站的更新内容。

点击关注
      《海外看世界》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新媒体智库。“海看” 由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查看历史推送:点屏幕最上方“海外看世界”并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