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真的存在共识吗?(下) |【海外看世界】


编者按
2月5日下午,美利坚大学亚洲研究理事会与《海外看世界》联合举办了第三十三次专题讲座。讲座的主题为《朝核问题的中美合作视角》,由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王俊生主讲,北京交通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杜英歌点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赵全胜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多位目前或曾在华盛顿地区访学的国际关系学者以及美利坚大学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及之后的讨论。
        以下是本次活动点评及提问环节的文字整理和记录。有关王俊生教授的会议发言记录,请查看上篇报道。
点评环节
杜英歌:从朝核问题看中美两国的智库差异
北京交通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美利坚大学访问学者。
      朝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东北亚国际政治的核心。从去年开始热度暴升,因为金正恩不断的去试射导弹,挑战各国的底线,导致东北亚的局势一度非常紧张。到2018年以来,仿佛又平静了很多,似乎又产生了新的对话的可能。所以说,怎么去对话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朝核问题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是各个国家的谈判,利益上的较量。中美在朝核问题上有不同的利益取向,但是在共同目标“去核化”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实现的途经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共同目标之下,如何平衡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那么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去斡旋和谈判。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俊生的分享,我想问一个问题。中美在朝核问题的终极目标上“去核化”存在着一致性,但实现途经上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态度。那么原因可能是美国更多的去归咎于中国,而中国在对美国的认识上也有一定差异。美国的媒体以及各大顶尖智库,经常报道和讨论朝核问题,使得朝核问题有很大的曝光率。
        
        我在这里访学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美国对于中国政策的了解,远远没有华人学者对美国政策了解的深入和全面。我认为,中国方面的智库在影响力和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而这些偏差会对舆论导向产生影响。所以我想问,中美两国的智库在对政策的影响机制上有什么不一样,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在外交政策、国际政治这些领域的智库建设,对我们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图片来自网络)

赵全胜:中国的两手准备
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外看世界》主编
        英歌是从智库角度提出问题。而我想转到朝核问题上面。现在解决朝核问题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战争,另一个极端是承认朝鲜拥核。那中国到底应该选择什么道路,国内保朝派和弃朝派的争论也开始公开化了。
     
        而我关注的是,到底国内在这两种道路方面,都做了哪些准备?比如说,如果是战争,那怎么办?另一方的声音是,朝鲜就拥有了核武器,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我想知道,国内有没有做好这些准备。这当然也涉及到,中朝关系现在到底怎样?总之,我想问,在这两大极端道路上,到底中国有什么准备

王俊生:中国对朝核问题的准备,以及国内智库的发展形势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感谢两位的点评。其实现在解决朝核问题就是三种手段,战争、承认朝鲜是个核国家、中间道路就是极限施压。而国内不同的声音,导致分歧特别严重。甚至我们这个小圈子里的专家意见都不一致。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向上面提的建议都是不同的,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缺乏这样一个长远的战略。我个人感觉对中国的朝鲜政策而言,这实际上是一个压力。总之,中国学术界对朝核问题的解决方式是无基本共识的

        中国能做的很有限,两个最重要的角色,还是朝鲜和美国。而这么多年,让我们感到很沮丧的原因还是,朝美都不听中国的。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尤其对美国,我们做了那么多工作和配合,中国应该说,方方面面损失也比较大。其实现在对美国也有一些抱怨。当然对于朝方也是这样,我们为朝鲜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跟朝方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像《环球时报》的社评那样,中国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准备,一方面我们继续推进对话,但是我们也要对各种可能性做好预案

        如果美国方面决定军事解决,我个人的体会是,中国其实是有一定的准备的。因为大家看,我们学术圈里面,2017年大家已经可以公开讨论这个问题了,过去这个会议是机密的。另外媒体上也能看到这方面的争论,过去也看不到。还有一点,我军在丹东也做了一些演习,实际上也是做给朝鲜看的,我们也是做了最坏的准备。包括美方这边,邓福德去咱们北部战区,还有前段时间的联合早报,说驻韩美军司令跟咱们有对话渠道。这就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会做一些预案。总之,中方的角度,我们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说刚刚英歌提的这个智库,中方的智库跟美国的智库不一样,区别非常大。中国的智库,一种是政府直接隶属的智库,特别像一些部委下的,比如说现代院、国研院,对上面的反应非常直接,咨文件也是非常直接的。另外一个就像我们社科院,包括党校系统,我们也是智库,但是我们偏学术一点。第三类呢,可能就是更远一些的,就是高校,包括现在的民间智库。过去这五年,我的感受是,国内更加重视智库了,春天已经到来。这个不仅仅是指客观上的需要,国家确实这几年也投入很多。上面也意识到了为了决策的科学化,更多的声音,更多的因素参与进来,日益重要。

        相比于美国智库呢,我觉得美国跟上面的联系更加直接,同时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沟通,我觉得它更是一个游说集团。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影响政府。而我们呢,不叫影响政府,叫资政建言,提一些建议。就是政府这些政策下来,或者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提一些建议。而美国呢,它的建议真的是影响,就是可能有人在后面推。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对于我们中国而言的话呢,这几年第一个我是看到了中国智库的发展,有这个欣喜和期待。
(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于2009年12月在布鲁金斯学会进行演讲。图片来源:Mark Wilso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另一方面我有些担忧。这几年国内智库一哄而上,都在建智库。我觉得忽视了一些根本的东西。尤其是说有一些大学都在建智库,其实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基础研究,还是要培养一些智库工作人员。还有,对于智库我们的劣势是,对于政府的了解,不像美国那样比较透明。而我们更多是比较被动,宏观的长远的政策我们不了解。从我们这方面角度呢,我觉得外事部门或者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更多的到智库走一走,给我们讲一讲他们的政策。另外一点呢,可能双向的挂职和兼职要更多一些。总之,整体上看机遇还是非常大的。
(图片来自网络)

      信强:美国不会动武朝鲜
复旦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在谈起朝核问题,有很多人担心动武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几个原因,第一,美国其实很清楚,朝鲜现在已经是一个两弹一星的国家。不管技术如何,朝鲜已经有核弹了,洲际导弹的能力也已经具备了。这跟1960年的大陆一样,已经是两弹一星的国家了。这点美国其实心里很清楚,风险巨大。我不相信美国敢于对任何一个有核国家动武。这点我觉得是一个基本的判断。第二,韩国会极力反对,因为这是在它家门口,甚至可以说是在它家里打。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传统,是“管杀不管埋”。把一个地方搞乱了以后,它跑,然后这个地方生灵涂炭。韩国是没有那么傻的。所以韩国据我所知,是坚决反对的。第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中国是坚决反对的。据我了解,美国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中国反对。中国我们严厉的警告美国,不许生战生乱。美国不知道中国最终会怎样反应,这其实是对美国的一个威慑。尤其是在对朝问题上鲁莽冒失的使用武力最重要的一个钳制。

        所以我觉得,美国还是会继续极限施压,但是军事反应、军事打击应该不在它桌面的选择之上。但是美国会不停的讲。越讲,其实它越不会用。而且在我跟美国的一些专家交流的时候,他们表示,美国想要动武,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撤侨。美国学者说在韩国首尔,有几十万的美裔,日裔,欧洲的,澳大利亚的公民,是居住在首尔地区的。未来一旦战火爆发,这些人都是潜在牺牲品。美国承受不起这个代价。所以我个人认为,美国在动武这个问题上,还是虚声恫吓为主
(图片来源:新浪军事)

提问环节
问题1:对于美国而言,下一步是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所谓的红线是什么?有什么是你判断的成为刺激美国采取进一步激进行动的朝鲜的冒险性行为。

问题2:现在我们国际关系的讨论中,以国家作为单位进行分析的比较多。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朝上,一个朝下。朝上就是我们从结构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追溯历史的话,比如说利比亚以前是有核武器的。但是它放弃了核武器,导致它现在被美国及其他相关国家打击后,处在一个内战的状态。是不是说,如果朝鲜拥有核武器,会起到一个维护地区和平,战略平衡的结果。是不是这样一个平衡,反而会促成一个稳定的效果。往下看,如果我们把个人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的话,我们知道1956年时,毛是因为对赫鲁晓夫的矛盾,导致中苏关系陷入低谷。而我们同样的类比,现在习和金正恩两人关系也相当冷淡,那么朝鲜是否有一天会将核弹头对准中国。所以,两国领导人的关系到底怎样,中朝关系是否会因此引起质变,使得中国也成为朝鲜的潜在攻击对象?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3:现在朝鲜还不具备陆基核弹?那么这两年,日本经常报道在日本海域出现幽灵船,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朝鲜在往外海,往公海走,进行全球试射,或者中段试射的可能?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中间路线的。美国没有通过武力而迫使潜在核国家放弃核武器最成功的例子是伊朗。在你看来,伊朗核问题的成功解决,是否会给中美朝日韩带来一些建议或者参考价值?

问题4:如果朝鲜内部发生了巨变和动荡,中国和美国将如何应对?

问题5:美国的极限施压,针对于朝鲜的经济。我们知道,朝鲜的农业很弱,经济状况也不好,就算朝鲜有再强大的武力,也很难撑下去。您觉得北韩的经济现在还撑的下去吗?是否会引发动荡?

问题6:第一,从中美的共识上来看,中国和美国所说的“无核化”意义是否相同,至少我认为是不一样的。第二是分歧,美国现在驻军朝鲜半岛,而中国不愿意美国驻军朝鲜半岛。中国对朝鲜半岛的需求是什么,希望今后朝鲜半岛是什么状态,和美国希望朝鲜半岛处于什么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中美之间之所以没有坐下来谈,是因为中美在有关朝鲜半岛问题上,分歧是根本,共识是表面上的。而现在中美已经到了坐下来谈的时候了,那我的问题是,我们坐下来谈什么?以及现在平昌奥运会是一个机会,我想知道通过这次冬奥会,我们能取得哪方面什么样进展?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7:从国际法上讲,地缘政治上的争端是联合国的责任。但是为何最终朝核问题转化为了中美的责任?美国的授权是从哪里来的?美国的授权来自朝鲜战争,它现在是联合国军的代表。而中国在法理上没有参加朝鲜战争,所以其实中国没有责任。但为什么现在中国有责任呢?因为朝核问题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现在朝鲜污染的威胁,对于东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发生的。而朝鲜对美国的威胁,不是拿核弹袭击美国,而是核扩散问题。朝鲜可能会把核技术卖给恐怖组织,朝鲜现在就在出口一些武器和军事技术,甚至派兵去叙利亚打仗。这样美国是不能容忍。中朝是特殊国家关系,两国之间有无条件支援对方的条例。这就使得中国在法律上,可以随时派兵进入朝鲜,所以实际上中国可以自己出兵解决朝鲜问题的。所以我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评估这种可能性?

问题8有没有可能中美之间经过沟通,在进行武力后,保留北韩政权存在,但是推翻金正恩的统治?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王俊生:第一,朝鲜的现状。我对于朝鲜的经济状态是悲观的。它现在的重工业,轻工业都是很差的。我觉得朝鲜的经济不乐观,尽管通过刺激,这几年朝鲜的经济有一定提升,但是它存在根本性问题。第二,中朝关系非常复杂,这几年最大的问题就是,金正恩希望中国接受朝鲜是一个有核国家。我认为中朝关系最根本的分歧就在朝核问题上,加上领导人的关系不太好。第三,我们为什么这么关注朝鲜的核问题。因为纵观近代历史,朝鲜和几个大国都打过,现在还拥有了核武器。所以其实这对中国安全产生了很大威胁。

        最后是底线问题,我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第一就是,朝鲜要打美国,这个毫无疑问是触及美国底线。第二个,如果再次击落美国侦察机的话,会激怒美国。第三个就是打日韩。最后一点就是,如果朝鲜再在太平洋试射导弹。我觉得半岛爆发战争的几率比较小。但是朝美之间都很强硬,一旦有事件发生,两国都不得不去反应,就会升级矛盾。

本次报道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讲座内容,本篇为讲座讨论部分。阅读上篇,请查阅海看历史《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真的存在共识吗?(上)| 海外看世界》

责任编辑:王心妍
校对:陈芷仪 徐沺 陈俊婕 任婕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部精选
 

 
网站订阅
 
登录海看官网首页 www.haiwaikanshijie.com,在页面底部输入邮箱并点击“订阅”,即可准时收到所有海看网站的更新内容。

 
点击关注
 
      《海外看世界》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新媒体智库。“海看” 由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查看历史推送:点屏幕最上方“海外看世界”并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