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思慎 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
近代历史中的朝鲜在国际政治的摆弄下,宿命的成为被决定的对象。中国甲午战败,形式上承认朝鲜独立,但无疑是将其让渡日本,最终走上日、韩合并。二战,日本战败,朝鲜即非战胜国,更非战败国,但作为二战的结果,朝鲜虽挣脱日本的殖民,却又卷入美苏冷战,形成南、北韩对峙。
近代化未带给朝鲜半岛摆脱历史宿命的结果,对韩国人民而言,历史的转折未改变韩国被大国操弄的处境,朝鲜半岛仅在列强间不断地转手,韩国人始终无法成为决定自国历史的主人。
国民所得超过三万美元的韩国,难以跻身列强,但诚如文在寅总统所言,韩国已蜕变为中型强国,其不甘为大国决定的态度溢于言表。然而,在朝核危机的美、中拮抗中,朴槿惠与文在寅不约而同的采行“平衡外交”,但“顺了姑情,逆了嫂意”却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外交尴尬,而想左右逢源的盘算,往往落得进退维谷的外交困境。
其实,南北韩对话的重启正是文在寅想争脱夹在美、中两强间的尴尬,化被动为主动,在“平衡外交”下,赢得尊重,避免在朝核危机中落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坏结局,而金正恩接招更为在川普的孤立施压中寻求突围,避免成为美国的瓮中鳖。北韩深谙,此举能离间美、韩,缓解美国发动二次韩战的压力。
南北韩代表9日展开破冰会谈 (美联社)
在美、中大国博弈中,南北韩联手上演小国的救赎,虽无法即刻撼动朝鲜半岛大国政治的战略格局,但却可能创造朝核危机中打开僵局的突破口。然而,重启南北韩对话的平昌冬奥期间,美、韩联合军演的暂停,将在冬奥闭幕后恢复,此意味对话并非实现中国大陆所谓的“双暂停”,亦即此或许为金正恩的缓兵之计,为其实现拥核国家的最后一里路争取时间。
在两韩对话前,美、韩首脑举行电话会谈。会谈后,美国白宫发布声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继续对北韩保持最大程度施压的战略,不致再次犯以前的错误。此“以前的错误”意指北韩过往借南韩的怀柔政策使施压战略破局。
美国对两韩重启对话虽不表示反对,但难以支持是不争事实。惟三月为特朗普设下之解决北韩核武问题的最后期限,或许两韩重启对话,为大限前美国测试北韩以对话解决朝核问题虚实的试金石。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由作者供稿,曾载于2018年1月10日《联合报》电子版)
责任编辑:徐沺
校对:陈俊婕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团队:陈俊婕 徐沺
关注我们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