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看世界》作者、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赵全胜教授应邀参加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参议院听证厅举行的“统一朝鲜”国际论坛。有多位来自韩国和美国的国会议员出席。论坛由全球和平基金会(Global Peace Foundation)、朝鲜联合行动组织(Action for Korea United)、东西学会(East West Institute)和朝鲜统一基金会(One Korea Foundation)共同举办,为期两天,旨在讨论朝鲜半岛相关问题,以及除政府之外,公民、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论坛第一天的第二个全会的讨论主题是“朝鲜统一中的国际角色:建立对朝鲜领导半岛统一的全球支持的策略”(International Roles in Korean Un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Global Support for Korean-led Unification),发言的分别有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的五位学者。该部分讨论由朝鲜统一基金会主席Jai-Poong Ryu博士主持。以下是赵全胜教授发言部分的整理稿。
首先,我先感谢一下主办方组织了这么一次成功的会议,也欢迎从韩国等地远道而来的朋友和同仁们。我为此准备了二十几页的PPT,但被告知时间有限,因此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展示,而是直接进入主题,稍后再与大家进行详细讨论。
说到中国在朝鲜半岛统一和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对于朝鲜核问题,中国的官方立场是非常明确的,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无核,和平,对话。“无核”,即半岛无核化;“和平”,是和平与稳定;第三,“对话”,就是要通过外交对话,而非军事对抗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中国的官方立场。但接下来我要着重讲的是,中国国内政治和社会中,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和智囊精英们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以及近来北京对朝鲜问题,尤其是朝鲜核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赵全胜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南北朝鲜统一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中国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普遍看法是,朝鲜半岛能否实现统一是两个朝鲜之间的事,就像当年东西德统一一样,不管外部的力量是否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朝鲜,只要条件成熟,双方愿意,南北双方终究是会走到一起。虽说如此,但如果回看朝鲜半岛的历史,或者东亚的历史,从1895年《马关条约》开始,朝鲜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就非常大。时至今日,影响朝鲜半岛局势走向最深的两个大国无疑就是美国和中国。其他对朝鲜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如之前的同仁提到的,还有日本、俄罗斯,以及欧盟。但说到南北朝鲜是否能统一,还是看南北朝鲜的意愿以及条件是否成熟。
外部机制是另一个问题。像六方会谈这样的机制存在是否必要,是否需要有这样一个机制来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暂且不作确定的回答。
(论坛会场)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中国最近的外交动作。理论上,或者说学术上,要理解中国的立场,我会用三种角度来分析,一是“历史导向”的角度,二是“国家利益驱动”的角度,三是“共同管理”的角度。这是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循序渐进式的分析方法,每一个我都可以进行展开,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之前也说到,朝鲜问题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和中国。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元首今年四月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初次相见,当时朝鲜问题就是会谈的关键之一;十一月二人又在北京会面,但这时候朝鲜问题就又是一番光景了。特朗普发推十分频繁,一开始他对中国颇有微词;但后来双方达成了某种共识,即朝鲜问题必须得到控制。
事实上,朝鲜是非常依赖中国的。我这里看到的朝鲜进出口的数字显示,朝鲜85%的进口贸易来自中国,83%的出口目的国是中国,更不用说像能源和食品这样的关键物资命脉了。但另一方面来看,从2011年开始,朝鲜共进行了6次核试验,37次导弹试验,其中最近也是最具威胁性的一次是今年9月的核试验。
中国在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决议上的立场和美国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保持一致,是支持的;但是中国和韩国的关系比较不定,尤其是在萨德部署的问题上。11月初,中韩首脑在越南见了面,中韩关系似乎有所好转。
除了经济制裁之外,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从上个月起,中国切断了对朝鲜的天然气输送和部分石油出口;另外,在中国工作的朝鲜工人被大规模遣返回国;中国对朝鲜的银行业务也被终止。但应该说明的是,中国对朝鲜的石油出口并没有被完全切断,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二是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因为如果你把石油供应切断,石油输送设备就会因为管道生锈而不能再被使用。
(论坛嘉宾合影)
最后要谈的是中国国内对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意见。目前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弃朝派”,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为代表;另一种是“保朝派”,代表人物是复旦大学的沈丁立教授。
让我简单总结一下我今天的发言:在朝鲜问题上,中国和美国大方向的立场是一致的,即一个无核的朝鲜半岛;但在如何实现这一愿景的具体实施步骤上,双方各有考量。
谢谢!
附:论坛视频
本期听译、文字整理、编辑:陈俊婕
校对:徐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