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看快评 | 五教授评“特朗普访问亚洲” |【海外看世界】

海看编辑部
【编者按】
赵全胜 (主编):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的首次亚洲行,可以梳理出这样几个关键词:内政,外交,同盟,朝核,经贸,安全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大背景,就是中美在亚太地区双领导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我们邀请了在美国的 朱志群、孙太一,日本的赵宏伟、殷燕军、和金坚敏等五位教授,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评论:
•特朗普此次亚洲行主要动机和目的有哪些,希望有怎样的结果?
•是否能够如安倍所愿与其建立特殊关系,进一步巩固美日同盟?
•是否能够找到解决朝鲜核危机的途径?
•是否能够把党代会后之后的习特首脑关系推到新的水平,并提高中美互信?
•是否能够增进东盟国家对美国的信任?
•特朗普外交有什么个人特点?
•特朗普是否已经形成其亚洲政策?
•特朗普的亚洲团队是否正在成型?
有些问题尽管这次快评没有讨论到,但也是尽在不言之中,例如北京一定会提出台湾问题,到了菲律宾和越南,南海问题也会被提出来。对所有上述问题和讨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自网络

内政火烧眉毛,外交急于求成
孙太一(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美国当地时间10月30日,特朗普“通俄门”进一步升级,特朗普的前竞选主席马纳福特与搭档盖茨双双被起诉,前外交政策顾问帕帕佐普洛斯更是直接认罪。这对几天后即将开启12天亚洲五国行的特朗普来说可谓沉重一击。而《华尔街时报》一天前刚刚公布的民意调查也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又创新低,比9月低了5个百分点,掉到了38%。因为医改、税改、移民等多方面竞选时的承诺依旧进展缓慢,特朗普急需在某些方面能有所建树,来挽回局面。而恰逢亚洲五国行,特朗普势必会特别看重此行在外交上可能取得的进展。
特朗普当下急于求成的心态有其对华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自然在于他会更愿意做相关的让步与妥协来取得成果。面对一个“交易型”总统,所经五国直接获得了相应的谈判筹码。但特朗普也是“交易”的老手,每次交流前都会有意图地制造筹码。比如先前在与习接触前曾经多次就朝鲜局势、对华贸易放出狠话,这样在会面的时候特就可以将“回到放话前的初始状态”描绘成一种“让步”。同样的,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的备忘录再次提到了中国“扭曲市场”的相关言论,并拒绝将中国列为“市场经济”。单从外交层面来看,这显然又是一次“筹码制造”。
此次特朗普最希望实现突破的是“朝核问题”和“贸易问题”两个议题。在这两个议题上,哪怕特朗普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他希望达成的很多内容是中方不能提供的。在朝鲜问题上,特朗普一直高估中方对朝方的影响力;而在贸易方面,中方对美的贸易顺差牵扯到极为复杂的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立竿见影 – 何况现在人民币并不面临上行压力。但中方的确可以趁此机会将与贸易相关事项的复杂性向特朗普阐述,使其不再仅停留在“顺差”的表面。在海湖山庄习给特就朝鲜问题所上的“一课”就颇具成效。而对急于求成的特朗普,中方也可以进一步推进诸如高科技技术转移、增加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值等这类看似缓解顺差但对中方有利的措施。
团队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特朗普亚洲行正值美国国内税改进入到关键阶段,美财长努钦和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科恩都会留守美国为税改造势。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也已经取消了日本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几站行程。对特朗普身边参谋的“示好”本可以是本次接待方的重要成果,本可以为未来更为顺畅的沟通打下基础,现在只能待到下次。此次特朗普亚洲行时国务卿蒂勒森所扮演的角色也值得关注。最近和多位美国国务院官员私下交流时,对方都提到蒂勒森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下台。而传统上由国务卿扮演的角色,则慢慢在被他人取代。这使得刚刚结束非洲三国访问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最近不得不对媒体放话“自己不想取代蒂勒森”,但访问非洲三国这样的任务恰恰本应属于国务卿。
(图片来自网络)
从特朗普亚洲之行看日本对外政策的困局
殷燕军(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特朗普即将开始其当选总统后首次亚洲之行,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特别是东亚主要国家都刚完成政治调整(韩国总统换人,日本大选及中国党代会等),对美国评估亚洲各国政策关系重大。
刚刚获胜的安倍政权踌躇满志。对此次日本大选不少评论认为是安倍政策的胜利,而在笔者看来,选民不过是选择了维持现状,自民党席位与大选前基本没有变化,是最大在野党民进党分裂情况下的维持,不值得过分评价。安倍在竞选中不敢提及改宪,更要回避其政治丑闻,担心影响选情。而日本媒体也大都关注分裂的民进党及排除异己的希望党等动态,使安倍党从中渔利。此外由于投票日当天大雨使投票率仅53.6%,为日本战后倒数第二低,这有利于自民党等老党,那些“坚定支持者”会去投票,而浮动票选民则因雨会放弃投票。对特朗普首访选择日本有些“暗自欢喜”,日本人很在意特朗普首先访问哪个国家,担心被美国“忽视”。据日方透露,日美首脑会谈议题将集中在朝核问题等安全政策,相信安倍将表态坚定支持美国对亚太事务干预的立场和“铁杆盟友”姿态,还会在联合声明等政策文件中加入如东海,南海等“牵制中国”的私货。这是安倍外交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是特朗普的国际“抽身政策”使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强,而日本也不得不考虑“后美国时代”的自身政策方向。
随着老年化加剧,竞争力下降,日本国际影响力将继续下降,这是日本精英们最焦虑的问题。另一个让日本担心的是,特朗普在“美国第一”指导下谈判贸易问题,将要求日本设法减少对美赤字,并开放市场等问题。美国已放弃TPP,而单独与中日韩等搞双边贸易协议,这对日本压力甚大。尽管安倍扬言继续搞TPP,但没有美国及中国等国的参与,能有多大国际意义,日本自己也“没底”。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访日后去中国,如果在中国收获颇丰或许使日本处境尴尬,日本最担心的中美“越顶外交”再次出现,中美协议可能把日本抛在一边,从而进一步削弱日本影响力。现实使日本外交被迫面临抉择。不当“铁杆”单独走路不行,牵制中国反而被牵制或更糟。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应离间中美,中国应主导日韩
赵宏伟(日本法政大学)
特朗普并没有像奥巴马等历届总统那样宣布一个亚太政策。白宫和国务院官员会习惯性的给他个稿子,但是特朗普主义是少谈点儿主义多解决点儿问题。特朗普认为的问题,一是经济。日本媒体怕特朗普强压日本多买美货减少美国赤字,最头疼的是美国强推车、肉、药的进口问题。日本还怕美国压日本谈两国FTA,甚至连FTA都不谈就压日本单方面让步。中国不妨跟特朗普说:中美谈FTA也行呀!二是朝鲜问题。没有人认为短期内会有解,日本是希望中美吵翻脸,而日本充美方一员大将,敲实了美日同盟,共同反华。三是南海问题。日本企图做好特朗普工作,让他讲出南海这个词儿。
在特朗普顺路访问日本韩国中国之前,中韩就萨徳问题达成和解,这显然是中国对美外交的一步棋。韩国对中国公布了三保证:1,不参加美国反导系统。也就是说不连线美日欧。而且要开发自己的。2,不会增加萨德数量,即仅此六台为止。中国外交部说 “双方商定通过两军渠道,就中方关切的“萨德”有关问题进行沟通。”可以推测两军会磋商韩国以前言及的萨德不针对中国的安排,如韩国如何限制雷达波的范围的问题。3,不搞韩美日三国同盟。另外,韩国主张今后韩美中三国协商十分重要。对此,中方不应反对韩美中三国协商。因为这就意味着使得韩美同盟想做什么,今后要有中国的同意,实际上是使韩美同盟弱化了三分之一。但是中方现在好像在反对三国协商。中方以前反对过日本提出的日美中三国协商,怕美日总是一致对中国。实际上应看到中国也可以在协商中反对美日或美韩,逐渐使之无中国同意就不做或慎做,或推后做一些同盟的行动。而这就会自然形成中美决定,韩日等着决定的状态,韩日接受中美共同领导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只接受美国领导的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应该变换思考
朱志群(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在特朗普总统首次访问韩国前夕,我正在仁川参加一个亚洲经济合作论坛暨模拟亚洲联盟(Model Asian Union)会议,有机会跟韩国同行及年轻学者交流美日韩中关系及对朝政策。
韩国学者普遍认为中韩关系和中美关系同等重要。受制于美韩同盟关系,韩国对北政策目前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但他们大都认为,美国现行的以制裁为主的政策已经失败,必须调整。确实,美国的大棒政策一个最大的盲点就是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朝鲜要反美要发展核武器?如果美国换一种思维,给朝鲜提供安全保障,欢迎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也许朝鲜根本就没必要发展核武器。
韩国新政府高度重视中韩关系,双方刚刚在萨德等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就证明了这点。 这也为各方调整对朝关系做好了准备。中韩关系快速恢复,两国领导人互访预计不久将实现。 韩国学者也明确指出,虽然美日韩会在朝鲜附近举行三边军事演习,但韩国不会过度刺激朝鲜,也不可能发展美日韩三边同盟关系。
韩国学者似乎对中国党代会的兴趣超越对特朗普来访的兴趣。虽然西方媒体对朝鲜核武报道很多,让人觉得朝鲜半岛战争一触即发,但韩国年轻人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媒体往往不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就像媒体常聚焦美国枪击一样,其实美国老百姓大多不会觉得美国很不安全。 很有意思的是,在来仁川的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一位在美军基地学校给美方人员子女教数学的美国老师,已在韩国美军基地教了8年书了。 据她说,美军对朝鲜的挑衅也习以为常,最近一段时间也没有提高警戒和战斗准备。看来美国也没有马上打的计划。 通过外交对话还是解决朝鲜问题的最佳选择。特朗普这次亚洲之行是个很好的了解学习之旅。如何对待朝鲜,南海冲突,贸易纠纷和中国的崛起等是对美国和特朗普总统的考验。 也许通过这次亚洲之行,特朗普的亚洲政策会逐渐成型,更加理性和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
换位思考中美经贸“不平衡”
金坚敏(日本富士通总研)
美国特朗普总统对亚洲5国的首次访问将成为敲定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界节点。特别是中国党代会刚结束就迎来中美首脑再次会晤将再次吸引全球眼球。与新一届中国领导以规划中美中长期大国关系的战略思维相比,特朗普团队似乎更着眼短期利益的获取和解决实际问题。美方已发声朝核问题和贸易问题将是中美首脑会议的两大主题。由于近期朝鲜在导弹和核试验上采取沉默策略,中美贸易议题似乎更加显眼。
在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双方都强调扩大美方对华出口、而不是限制中方对美出口的“扩大均衡”模式,但是中方一直强调协商解决分歧,而美方已从对话模式(如“百日计划”等)上升到法律模式(如“301调查”)。因此,中美解决贸易摩擦已进入双轨阶段,两种模式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美方已启动“301调查”的国内法律程序,并于10月10日举行了公开听证会,特兰普总统访华成果恐将决定美方“301调查”的后续行动。
但是,尽管美国对华“货物贸易”有巨额逆差;而对华服务贸易顺差正在快速扩大,更大的看点是据美国官方统计:美资企业(美方多数股权以上公司)在华销售额约达3500亿美元,大大超过中资企业在美销售额约223亿美元,美方取得了巨额投资顺差! 而且美国在投资企业销售额上的顺差与对华贸易逆差接近。因此,从中美贸易投资全局来看,中美各自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经贸交流合作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并非零和游戏。
中美不仅需要解决“货物贸易”不平衡问题,也需要解决“投资”不平衡问题。用“换位思考”来看待中美经贸问题,期待特朗普总统访华取得丰硕成果。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陈彤
校对:陈俊婕、徐沺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团队:陈俊婕 徐沺 陈彤
关注我们
      《海外看世界》(简称《海看》)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多平台新媒体智库。“海看” 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
       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转载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二维码如下;网站:www.haiwaikanshijie.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