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看”快评》|六教授评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海外看世界】


【编者按】
赵全胜 (主编):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单单是一个气候治理问题,也是一个美国全球领导力是否衰退的问题,这很可能带动新的一轮世界政治的合纵连横。在朱志群教授的提议下,【海看快评】邀请了六位教授就此作出点评,他们是:在美国的孙太一、朱志群和蒲晓宇,比利时的门镜,日本的赵宏伟, 和台湾地区的邓中坚。讨论围绕着下列问题进行:
·         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将对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减排会有哪些影响? 
·         有人认为,美国的退出给中国又创造了一次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头羊的角色,中国是否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         特朗普为何此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有哪些内外因素?
·         有评论说特朗普此举等于是放弃了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 鉴于此前美国与欧盟的关系已经走下坡路,美欧关系在未来是否会更紧张甚至恶化?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孙太一 (美国波士顿大学)
在第一次出访并不怎么出彩且白宫相关人士继续因俄潜在干涉美国大选而被调查这“内院失火”的情况下,特朗普惯用的伎俩就是搞个“大新闻”来转移公众的视线以结束前一个“新闻周期”。而退出“巴黎协定”对特朗普来讲,一直都是意料之中的。他竞选时对公众 – 尤其是对自己的阵营—所保证的政策计划有不少都是极难付诸实施的。而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则是为数不多的、较为容易操作的一项,他自然早就将这颗“子弹”上了膛,随时可以射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美之间可深度合作的领域本就所剩无几,而“巴黎协定”则是奥巴马任期结束时两国为数不多的(甚至是仅剩的)充满希望且双方都较为愿意共同推进的议题。美国的退出不仅对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减排)有所打击,更是对中美合作基础的又一次撼动。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诚然,在奥巴马时期,美国是主动的一方。中国从哥本哈根到巴黎的华丽转身除了我们自身政策的调整和磨合外也不排除里面有美国通过其他方面向中国示好的可能。而这种以前的“筹码”到了特朗普时期因为新一届白宫不再关注“气候治理”而势必不复存在。而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则依然会因为中国对“巴黎协定”的坚守而继续存在。中国是否要放弃呢?不能!除了这是一件正确的该推进的事情之外,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提升软实力的契机。与经济上的一些损失相比,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重要的话语权和世界各国真正尊重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要大得多。从年初达沃斯峰会上习主席讲话给世界各国的“正能量”感受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一点。因为“全球气候治理”这个议题,国际社会正在逐渐改变对中国的形象以及在国际体系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否说明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就下降了呢?不一定。首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市民社会的韧性。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已经在着手让自己的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出资约1500万美元资金,来弥补美国应缴纳的份额。包括纽约州、加州、华盛顿州在内的美国地方政府也有可能结盟,致力实现巴黎协定以及奥巴马任内制定的与清洁能源和减排相关的目标。美国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也不会如此轻易就失去。特朗普上台初期尽管各种不负责任、耍性子、打嘴炮,到了G20的财长会议,大家做决定的时候依然对美国财长努钦毕恭毕敬,围着他转。瘦死的骆驼还是有点大。
对特朗普预期不要太高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特朗普的决定在全球遭到广泛的批评。美国国内支持者也不多,主要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业人士及他的保守派幕僚和铁杆支持者,连国务卿和兼任他高级顾问的女儿女婿都借故缺席了他在白宫的发布会。 预计特朗普任内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力和形象将继续下降。美国如果真的退出,全球减排努力将严重受错。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特朗普说气候变化是中国设计的一个骗局,这次他语气有些变化,好像没有再说是骗局,只是说巴黎协定对美不公,他要重新谈判一项对美国有利的协定。 这也算是特朗普的一个“进步”吧。特朗普说他致力于保护环境,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将继续成为地球上最干净、最环保的国家,拥有最洁净的空气和水。
大家对特朗普的期望值太高。 特朗普一直宣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但他很少说美国要主宰世界,这跟前几任美国总统不同。 例如,奥巴马强调要保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不允许任何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说特朗普要放弃美国在全球的领导角色似乎太抬举他了。 他压根儿对国际事务没什么兴趣和奢求,也没说要让美国继续成为世界领袖。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他的红脖子支持者们感觉爽快。 特朗普目前正被“通俄门”所困扰, 因而不排除他此时宣布这一充满争议的决定也是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减轻压力。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对巴黎协定的态度:处变不惊
蒲晓宇 (美国内华达大学)
多年来,美国劝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共同担负领导责任。目前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必须承担更大的领导责任?特朗普的政策是否给中国大幅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中国在思考这其中的机遇与挑战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作为新兴崛起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平衡发展与环保、国际地位与责任、国际期待和国内需求等不同方面的因素。中国已经有非常高的国际地位,没有必要撒钱买面子,而应冷静面对有关要求中国担负领导责任的声音。
第二,中国没有实力独自担负领导责任,但中国可以加强与欧洲、印度、巴西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在多边框架下扮演积极角色。
第三,由于美国高度分权以及大社会、小政府的治理传统,不能把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变化理解为美国作为整体对气候变化的态度。 就气候变化问题,美国州政府、地方政府很大程度掌握着政策的具体执行标准,而美国的公司、大学、各种民间机构蕴含着的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这些资源仍然可以为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深度合作提供动能。总之,中国对巴黎协定的最好态度是处变不惊。
中欧加强合作的契机
门镜 (欧洲学院)
欧盟其实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事反映还是挺大的,他们觉得很失望,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由此欧盟希望和中国携手在继续推进“巴黎协定”上可以做一些更多的工作。
本来中欧峰会在6月2日开完之后双方是准备做一个联合声明的,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联合声明最终没有发布。而且原定在这个联合声明中是会提到“气候变化”这个议题的,且双方会表示要共同致力于气候变化的议题而共同努力。但是最后联合声明并没有出来,双方只是单独各出了一个文件,比如欧盟理事会的文件中提到了双方交流时提到的具体细节。对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欧可以如何合作,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图片来自网络)
树倒猢狲散的节奏?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日本麻生太郎副总理6月2日愤言:还记得96年日本主导的京都气候协定吗?01年小布什一上台就废了。还记得百年前的创立的国际联盟吗?美国主导创立的,美国却又拒绝参加。美国就是这种水平的国家。
美国霸权消逝的分水岭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学)
美国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6月1日在白宫正式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迁协议,此举引起全世界国家的哗然。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宏直言不讳地批评,颇有分道扬镳之势。国际媒体报导追踪的焦点之一甚至是特朗普此举是否使得中国有了更好的机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的领袖。
在宣布退出时,特朗普全然是以美国经济利益为考虑,而无视于引用数据的偏颇和不正确,更不提美国最为世界领袖国家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他在声明中指出,如果按照现有巴黎协议的规范,美国的经济损失包括,2025年前将损失多达270万个工作、让美国650万个工作机会消失与家庭所得下降7,000美元、美国将面临限电与断电的重大风险;他也明白反对美国要投入多达30亿美元道巴黎协议设立绿色气候基金,因为美国承诺的数额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样市侩气的见解完全看不到作为一个世界领袖国家的胸怀和气度。
战后美国霸权的建立不但是奠基于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且也是美国的「乐善好施」,愿意接受「搭便车」(free rider)的立场。当时,美国独立承当了「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的运作,同时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协助欧洲国家经济复兴,成为「呼风唤雨」的经济霸权。此外,美国对具有战略价值的国家提供庞大的军事援助并自费驻军协助之,从而建立了全球军事盟国的网络。当时,美国是何等的气派,是如何赢得世界领袖的名声。
而今特朗普总统并非完全不了解气候变迁的议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姬.海理女士于6月3日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斩钉截铁地说:「川普总统相信气候正在改变,他也相信这跟污染物质有关。」既然是了解,又为何要退出呢?特朗普的眼界小到看不见其他的国家,这是何其可悲的,因为他全然没有意愿在这个议题上间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换言之,他已经没有意愿继续担任世界领袖的角色。
尽管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仍然居于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在失去意愿的情况下,美国的领袖地位将以更大的幅度下滑。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陈彤
    校对:陈俊婕、徐沺


海外看世界
主编:赵全胜
执行主编:孙太一
编辑团队:陈俊婕 徐沺 陈彤
关注我们
      《海外看世界》(简称《海看》)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由海外华人学者(包括“海归”)为主组成的高端全球联动型多平台新媒体智库。“海看” 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创立于1997年)为依托,以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为主,定期发布高水平的原创文章。
       学者投稿、合作洽谈请发邮件至:haiwaikanshijie@163.com。引用转载请注明“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haiwaikanshijie,二维码如下;网站:www.haiwaikanshijie.com)。

Comments